在体验一部作品前,如果有人告诉你作品的情绪,你会很自然的树立起心理防御,免得自己被这样的情绪触动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很难用一种自然的状态去感受一部作品。

在开始《去月球(To the moon)》前,无论是几乎满分的评价,还是游戏介绍中各大奖项的介绍,都会让人在心里建立起好多层好多层的防御,让自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尽量不哭出来。即使如此,在结束游戏后,我还是被感动得泪流满面。
为了保障还没有尝试过这款游戏的玩家的游戏体验,本文只会少量剧透。但依然建议通关以后再看本文。

在《去月球》的世界里,存在着用植入人工记忆完成临死之人愿望的服务。
病危的Johnny想要去月球。和别人不同,他想去月球不是被浩瀚宇宙吸引,也不是被太空探险家精神所推动。他就是从某一天开始无缘无故的想去月球。
伊娃·罗莎莉恩博士(Dr. Eva Rosalene)与尼尔·沃茨博士(Dr. Neil Watts)接下了这个奇怪的任务。
随着两位博士一次一次的在Johnny的回忆里逆跳,去月球的动机也一点一点的被解开。游戏像是一把渐渐锋利的刀,你永远不知道作者第几次下刀会切开你那些以为已经痊愈的伤口,让回忆的淤血静静流淌。
一开始你会感觉这部游戏讲述的是感人的爱情故事,
Johnny和River的过往会让你想起看过的那些催人泪下的爱情新闻,
想起在微博上看到的那些撩人的情话,
想起你看完青春恋爱电影后想要恋爱的心情。
故事中还有一轮轮圆月,
让你想起高中初恋的第一个夏夜。
有着和游戏中一样的大月亮,
下课后熙熙的人群和夏夜凉风一同袭来,
校道的鸡蛋花香好像只会若隐若现的环绕在你和ta的身边,
你只想永远呆在初恋的夏夜。
随着游戏中的故事不断推进,你会发现这把刀开始锋利了,好像开始有点疼了。
一条条线索被掀开,一段段故事被反转。
你才会记起与伴侣的爱好像也并非一路野蛮生长,
生活中总有细细碎碎的东西在打扰你们的爱情。
也许是异地期间一次小小的误解,
也许是不小心忘记了的纪念日,
也许是某次漫不经心的回答。
还好,爱的生长速度高于被消磨的速度。
发现了吗,其实你没有那么想回到初恋的夏夜。
你更爱和River、Johnny一样,为爱情坚持到底的自己。
由于网络虚拟社区成倍增加,人与人之间更加习惯于从网络开始熟悉。
蒋勋在《孤独六讲》里面说:“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,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。”
孤独正在成为一种逐渐蔓延的“社会瘟疫”。
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变少了,
我们开始变得和别人很好相处,
却又很难和别人相处。
虽然没有像River那样严重的孤独症,
但你也害怕孤独。
所以游戏中关于River的孤独症的叙述,
好像也会打动到你。
你看,周末天气这么好。
我们也出去走走吧。
一位名叫Candy Chang的华裔艺术家,
在市区一座废弃的房子上,
订上了一面巨大的黑板。
然后在上面印出“Before I die I want to(在死前,我想要)_______________________”
Johnny会填上To the moon(去月球),你呢?
如果距离你的死亡只剩三小时,
你的最后一个愿望会是什么呢?
生活好像一直被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东西占据,
到底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
你难道要到最后三小时才回答吗?
在游戏的最后,背景音乐是Johnny的心电图声渐渐变成永恒的“嘀——”声。
作者在这里切下了最后一刀,
Johnny没有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你才会想起来自己有多久没有思考过“死亡”了。
我们现在可以两秒钟刷一次微信微博,
注意力已经无法长时间保持有逻辑、有系统的思考。
现在享乐主义盛行,大家都觉得死亡是一切的终结,
所以大家都在尽情享受生活。
你是否也有点随大流了?
死亡会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,
你如何理解死亡,决定了你如何面对家人、面对社会甚至面对人类。
也许游戏结束后你也觉得这篇文章是屁话一通,
但是也总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,
优秀的游戏不都是如此吗,
带给人各种不同的关于梦想、爱情、友情和人生的思考。
游戏采用RPG Maker制作,所以有着这个工具制作出来的作品的特点90度俯视视角、相对落后的16-bit风格画面。也许是正因为不用担心画面的游戏系统的问题,游戏制作人高瞰可以更加专注的创作一部优秀的故事和动听的音乐。
去月球有着这么优秀的叙事能力,游戏音乐有很大的功劳。游戏中多次自我吐槽 “你不觉得这首曲子里面重复太多了吗?”、“来来去去只有无聊的两个音符”,但几乎所有玩家在结束游戏后会第一时间去找游戏OST。很多玩家在玩完游戏后就把OST收藏成为一张可以治愈心灵的专辑,并不断循环。在结束游戏很久后,突然听到《the river》还是会有些感动。
大家不妨抽出四小时去通关这款很多人心中的神作,也许你不想体验优秀的音乐和精彩的剧情。但你肯定希望获得游戏中的惊喜和感动,因为它能让你肩上的负担轻一些。生活不会被惊天动地的大事打败,生活中那些琐琐碎碎的细节才是压垮生活的稻草。为什么不给机会自己,让《去月球》帮你拿下一根稻草呢?